作者:龚凯健 小时候一直以为,蝉鸣 是叶子受不住太阳的炙烤 在喊疼
喊得时间太久,渐渐就把夏天 全部喊到耳朵里去了 跟着树叶一起疼。但身体依旧鲜亮
母亲不一样,所有的苦难 她都默默承受 再大的疼痛她也不喊 只是皱紧眉头 日子的痕迹,在她皮肤上不断收缩
秋天的傍晚,我顺着蝉声四处翻找 泛黄的叶子被翻开,又合拢 松弛的皱纹里堆满了她的倔强
点评 整体来看,这首诗并不复杂,无论是蝉鸣物象的运用,还是意义起兴的方式,都清晰易懂,语言的日常性和立意的明晰性是这首诗的特点,丰沛的抒情是这首诗较为打动人的地方。蝉鸣是夏天的背景意象,也是农人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见证者,酷暑、苍老、艰辛不一而足,所谓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”。这首诗最为让人提神的,就是核心意象的内在逻辑的养成。蝉鸣、母亲皱紧的眉头和叶子的褶皱等听觉和视觉能够在诗中和谐共生,取决于作者想象的串联,并落实到关键字词的点题上,“蝉鸣/是叶子受不住太阳的炙烤/在喊疼”,以疼贯穿全篇,“喊得时间久了,渐渐就把夏天/全部喊到耳朵里去了/跟着树叶一起疼”,从叶子的点到夏天树叶的面,疼从时间概念扩展到生活的普泛性内质,后面谈及母亲的苦难也就顺理成章,同时,也让这种疼有了更为具体的象征指向。对应于蝉鸣的喊,母亲对生活苦难的默默忍受,则是为母则刚的理由,也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旨。有点遗憾的是,诗的结构稍显松散,最后一段的表意力量明显减弱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