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《三国演义》中的跑龙套人物,正史里助袁绍以弱胜强,击败公孙瓒[6P]
本頁主題: 《三国演义》中的跑龙套人物,正史里助袁绍以弱胜强,击败公孙瓒[6P]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巴萨跳蚤


級別:精靈王 ( 12 )
發帖:1561
威望:528 點
金錢:13714 USD
貢獻:25000 點
註冊:2020-10-10

《三国演义》中的跑龙套人物,正史里助袁绍以弱胜强,击败公孙瓒[6P]



中平六年(公元189年),董卓把持朝政,专权乱政,擅自废黜汉少帝刘辩,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,关东诸侯纷纷表示不服。次年,十二路诸侯组成联军,讨伐董卓,声势浩大。东汉政权本已苟延残喘,经此折腾,更为虚弱。各路诸侯推举袁绍为联军盟主,公孙瓒作为幽州的地方实力派,也参加了联军,双方的交集由此开始。

为了积极表现,公孙瓒派弟弟公孙越率军协助袁术,由此出现了兄帮兄、弟帮弟的有趣现象。不过,表面上联军对外旗帜鲜明地讨伐董卓,匡扶汉室,实际上诸侯之间暗流涌动,尔虞我诈,借机扩充地盘,壮大自身实力。


公孙瓒(?—199年),字伯圭


在各路诸侯中,孙坚是倒董的骨干分子,军事行动也同样坚决果断。公元191年(初平二年)冬,袁术任命孙坚为豫州剌史,驻兵阳城。正当孙策率军攻打董卓之际,袁绍暗下阴招,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,派兵袭取阳城。袁术派遣公孙越率兵回援。双方激战,公孙越中流矢身亡。

此时,公孙瓒正在青州镇压黄巾军,听闻噩耗,大怒道:“余弟死,祸起于绍。”公孙瓒和袁绍由战友变成了仇敌。公孙瓒的军队长期与鲜卑、乌桓作战,骁勇强悍,经验丰富。其骑兵精锐,总数三千人,均是清一色白马,弓马娴熟,攻击速度快,是当时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之一。这支军队揍遍北方少数民族, “当避白马”在各民族之间流传,“白马义从”的名号不胫而走,威震北方。

有了白马义从站台助阵,公孙瓒率先发难,大举进攻冀州,攻势锐利,所向披靡,所过郡县无不归附。袁绍做贼心虚,主动示好,他提拔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为渤海太守。没想到,公孙范到任之后,丝毫没领袁绍的情,反而与公孙瓒一起反戈一击。


袁绍(?-202年6月28日),字本初


更令袁绍胆寒的是,当时公孙瓒在青州与黄巾军作战,以二万步骑击败了三十万之众的黄巾军,斩首数万,俘虏七万,车甲牛马无数,军事实力一跃成为当世豪门,其声誉也水涨船高,与袁绍相比,公孙瓒白手起家,相当地接地气,是当时励志的典型代表。

对付完黄巾军,接下来就要找袁绍的晦气了。公孙瓒进军界桥(故址在今河北威县境内),袁绍只得硬着头皮应战了。面对公孙瓒咄咄逼人的军势,袁绍派出的不是颜良、文丑、张郃,而是鞠义。在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回中,鞠义就是个跑龙套的。袁绍和公孙瓒激战,鞠义一度击退公孙瓒,结果被赵云一枪刺死。

正因如此,鞠义在小说、电视、游戏中一直是三流角色。现实中,鞠义的表现却亮瞎双眼,很有血性。鞠义曾在凉州与西羌作战,精通羌人战法,能征善战,悍勇骁锐,声威在河间四将之上,率领的是八百先登死士。


麴义(又作曲义、鞠义),生卒年不详


先登死士是身披重甲,一手持刀斧,一手举木盾的重装步兵。由于机动能力弱,在野战时,先登死士采用防守反击的策略。此次界桥之战,鞠义以八百先登死士为先锋,一千弓弩手为掩护,袁绍率领的数万步兵作为后援。对手公孙瓒则以三万步兵为中坚,两翼各五千骑兵,精锐的白马义从作为攻坚矛头,部署在阵形中央。

公孙瓒见对方人少,命所有骑兵发动冲锋。冷兵器时代,一个骑兵相当于二十个步兵的战斗力。公孙瓒这么做,完全是由底气的,他要用实力碾压袁绍。鞠义见对面万马奔腾,尘土飞扬,并不胆怯。他命令所有人躲在木盾后面,静待时机。

当骑兵距离鞠义三十步时,鞠义一声令下,弩兵率先起身,抬弩射击。弩箭威力大,准确性高,只是连发间隔时间较长。公孙瓒的骑兵应声落马,人马嘶鸣。倒下的人马成为后继骑兵前进的障碍,大批骑兵摔倒在地。


白马义从指跟随公孙瓒的那些善射之士


这时,鞠义再次大吼,八百先登死士起身冲杀,冲入敌阵,他们砍断前进马匹的马蹄,杀死倒地的骑兵。步兵的行动,为弩兵争取了时间,在一连串的打击下,骑兵攻势顿减,主将严纲死于阵中,白马义从更是损失殆尽。骑兵受挫之际,公孙瓒又犯了一个致命错误。

以往作战,通常是公孙瓒的骑兵追着敌人乱砍,可这天,正好相反,对此,公孙瓒并没有预案。他下令撤退,剩下的骑兵转头就跑,可撤退的骑兵速度太快,反而冲散了作为中坚力量的步兵方阵,造成了更大的伤亡。

公孙瓒试图在界桥反击鞠义,没有成功。鞠义率军一直打到公孙瓒的大营门口,方才罢兵回营。其实公孙瓒还是有机会翻盘的。袁绍命大军追剿公孙瓒,自己仅率弩兵数十人、持戟卫士百余人缓缓而行。在离界桥十余里处,卸鞍下马,休整待机。就在此时,公孙瓒的二千轻骑突然杀到,一阵弓弩对射,轻骑不知围住了袁绍,稍稍后退。这时,恰好鞠义回军返营,袁绍的两股力量形成夹击之势,公孙瓒的轻骑被迫退却。逆转战局的最后希望因此错过了。


东汉十三州地图



界桥之战,表面上看是公孙瓒为弟报仇,实际是北方带头大哥的争夺战。袁绍初履冀州,形势不稳。界桥获胜,爆出冷门,打破了公孙强袁弱的格局,稳定了冀州的基本盘,同时斩断了公孙瓒南下的触手。

界桥受挫,公孙瓒元气大伤,雄心锐减,返回幽州后,实力稍涨。不久,他杀死上司刘虞,独占幽州。刘虞是东汉宗亲,在士族和百姓中颇有人望。此举引起了公愤,袁绍乘势在幽州发展势力。此后数年,公孙瓒连遭暴击,实力此消彼长,最终在易京自焚。袁绍坐上了北方军阀的头把交椅。

公孙瓒和袁绍两家互掐,曹操捡了便宜。兖州是曹操的地盘,受到公孙瓒、陶谦和袁术的三面夹击。如今老大把公孙瓒打趴下了,自己又占了陶谦的几座城,而袁术的能力被曹操甩开几条街了。曹操闷头憋内功,为将来放大招做好了准备。


袁术(?-199年),字公路



盟友公孙瓒的失败,削弱了袁孙陶联盟的实力,打击了袁术的称帝计划。陶谦虽占徐州,屡遭曹操霸凌。陶谦死后,徐州先后易主刘备和吕布。巧合的是公孙瓒、吕布、袁术在建安四年(公元199年)先后败亡,袁绍击败公孙瓒,曹操吞并吕布和袁术。

最终,中国北方形成了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对峙。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,袁绍和曹操翻脸,双方大打出手,在官渡爆发激战。曹操以弱胜战,以少胜多,一举统一北方,为三国鼎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此时距离公孙瓒和袁绍翻脸仅仅九年。

袁绍身为盟主,暗箭伤人,着实可恨,公孙瓒为弟报仇无可厚非。然而公孙瓒占领道义的制高点,没能在战场上转化成胜利,这与他临场指挥失误有很大关系,此外,公孙瓒和刘虞的矛盾,导致他进退失据,点燃了最终覆没的导火索。



赞(34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6-18 11:42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1(s) x3, 12-23 13: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