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三联生活周刊 | 大多数股民为什么总是都在赔钱
本頁主題: 三联生活周刊 | 大多数股民为什么总是都在赔钱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科技新知道


級別:騎士 ( 10 )
發帖:286
威望:219 點
金錢:146 USD
貢獻:4117 點
註冊:2024-08-10

三联生活周刊 | 大多数股民为什么总是都在赔钱


三联生活周刊 | 大多数股民为什么总是都在赔钱


来自:三联生活周刊
【#大多数股民为什么总是都在赔钱#】

早年学打斯诺克时,喜欢观摩职业选手的比赛,谈论人家的击球和走位,甚至人家的打球姿势与瞄准时间。但自己一上手就发现什么走位什么连续击球都是电视里的玩意儿,只要能做到母球不落袋,每次都能打到正确的球,同时避免各种低级失误和失分,就已经赢了一大半。打网球也是如此,费德勒击球的速度与落点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,你只要能做到把球打在界内,别打在网上,就赢了一大半了。有人做过统计,职业网球选手80%的得分都是靠自己赢得的,而业余爱好者80%的得分却是靠对手失误赢得的。

很显然,虽然是同样的游戏和规则,但如果你总想靠模仿职业选手的策略与技术动作获胜,你不止赢不了,还会闪了腰。

在股市这样的游戏中,闪了腰的后果很严重。在我听过的所有投资建议中,最有用最深刻的一条就是“别亏钱”。亏钱容易赚回来难,100块钱,只要下跌50%就成了50块,而50块想再翻本变成100块,要上涨100%才行。如果你在2007年的股市最高点被套牢,就算2014年年末的疯涨行情中你的股票涨停了好几次,即使这种行情会持续两三年,恐怕你也仅仅只能做到回本。而你亏掉的不止是本金,还有这些本金原本可以挣得的利息和其他收益,10年时间,这些收益也本可以让你的本金翻番的。巴菲特有次开玩笑说,他一生最错误的决定是20岁的时候走进一家加油站,花掉了自己当时净资产的20%,那点钱如果放在现在,大概值8亿美元。

别亏钱,被套牢一次带来的损失,10年也不见得能补回来。你一生有几个10年?

股市这个游戏还有一个特殊之处:不仅你模仿职业选手赢不了,就算那些职业选手自己也赢不了。当然,你总能听到某人在股市赚了大钱,某个基金某年收益远远超过大盘。但套牢甚至跳楼的人远比赚大钱的人多,而跑赢大盘的基金虽然年年都有,但年年不同。对美国股市的无数研究都指向一个结论:没有能持续跑赢大盘的基金经理。中国虽然资本市场历史不长,但道理也是一样,前两年表现好的各种中小盘和创业板基金,去年末牛市风起却哀鸿遍野,“满仓踏空”的比比皆是。基金背后都有拼命工作的研究团队,都24小时紧盯各种信息,在这么拼命的买卖中想预测胜者,靠运气罢了。

运气虽然虚无缥缈,跟你收取的费用却是实实在在的。无论是券商还是基金经理,都是从你身上赚钱,而不是为你赚钱的。如果一只基金每年的各种费用是2%(管理费、托管费、申购费、赎回费都加起来可能还不止),看着似乎不多,但这是你投入资产的2%,可不是你赚得的收益的2%。如果这基金给你赚了10%,那它实际上要从这收益里拿走20%。哪怕亏了,这费用也还照收不误。当然你可以再换一家看起来不亏钱的基金,但基金过去的表现对它未来表现的预测力基本为零,你无非在换手的过程中又多交了一道手续费罢了。在股市里,很多职业基金经理和散户在投资结果上的区别,无非就是前者无论结果怎样,都能赚到客户的手续费罢了。

在这样一场难赢的游戏中,如果你要玩,就别去想巴菲特怎么玩,那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,你要想的,应该就是怎么老老实实少把球打出界,少打在网上。查尔斯·埃利斯(Charles Ellies)关于个人投资的经典之作《赢得输家的游戏:成功投资的永久策略》(Winning the Loser's Game: Timeless 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 Investing),就是讲在金融投资这场难赢的游戏中,玩家应该如何设定和调整心态。没有正确的心态,根本谈不上策略和技巧。作者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之一,这本书也畅销了很多年,2013年更新到了第六版。这本小书针对的是美国市场和投资者,有些具体的建议虽不适用于中国,但大多数内容却是普适的。

书里的很多道理看起来都平淡无奇,是常识,比如“别亏钱”。但很多很有用的常识,恰恰是常人最缺的东西,因为人们容易被眼花缭乱的表象、貌似精深的专业术语和人士迷惑,忘了常识。经历过各种眼花缭乱之后再重新领悟到的已知常识,往往是最有用的教训,却因为代代相传不断重复而过于平凡,被最该学习它的人忽略。王尔德有句名言:“真正值得学的东西,都教不会。”因为教了也听不进去,非要自己弄到头破血流不可。而从别人的教训中学得越快越多的人,自己倒霉的概率就越小。

投资并积累财富的最有用的策略就是几条大白话:别亏钱,少花多存,存的时间越久赚得越多。其余都是细节。

如果你每月收入五六千元就敢买个iPhone ,如果你每年收入50万元就琢磨着开个100万元的车,那股市无论上涨5%还是50%,都不会对你有任何实质影响。每个月多存1000块钱,对你最终财富的影响,远比投资回报率的变动重要。对大多数人而言,投资在自己身上,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工资和其他职业收入,对终身财富的影响,比金融投资的回报波动重要得多。

个人投资或储蓄,尽早开始,时间远比时机重要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利滚利的效果是惊人的。如果一年的回报是10%,你25岁的时候投资1万元,一年后是1.1万元,35岁时就是2.6万元,45岁就是6.7万元,55岁就是17.4万元,65岁退休时大约就是45.3万元。40年增长了45倍。同样,随着时间推移,各种看似微不足道的投资费用的作用也是惊人的,假设你每年投资都被人抽掉2%的各种手续和管理费,你的回报变成了8%的话,你25岁投资的1万元,65岁时就变成了21.7万元。40年不再是45倍的回报,而是21倍多一点。每年2%的费用积累40年,你的财富会缩水一半以上。

这些原则最粗浅不过,却起决定性的作用。忽略这些原则去谈投资组合和策略,白费心机。

掌握了这些原则,也就理解了自己的需要,很多投资策略也就成了花拳绣腿。最优的投资组合都是量身定做的,最终都取决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。股票一定会跌,一定会跌得很惨,且没人知道这件事什么时候发生。如果跌掉了30%你就睡不着,股市一有点风吹草动你就想赶紧买卖,那炒股就不适合你。因为你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决定了你的投资结果:你总是跟着高价买入,跟着低价卖出,所以你一买入就开始跌,你一卖出就开始涨,走运的时候小赚,大多数时候大亏。全世界的“菜鸟”都一样,专业研究金融的人把“菜鸟”称作“噪音”,并不算侮辱,因为确实就是“噪音”。

当然会有频繁买卖股票赚钱的人,做什么赚钱的人都有,做得再差的人也会偶然走运。而在金融市场上,偶然走运的人一多,悲剧就来了:赚钱的人不舍得离场,吸引更多的人入场,股价继续上扬,人人笑逐颜开,乐观情绪弥漫,把过去的教训抛在了脑后,“这次可不一样”。其实一部金融史就是一句话,“每次都一样”,涨得越高,跌得越惨。

这本书里还有一条本不必说的常识:别借钱炒股。前些天我在某券商营业厅看见一个小伙子办理融资融券业务,也就是借钱炒股的业务。在得知要一周后才能开通的时候非常沮丧:“一周啊,黄花菜都凉了。”最近股票涨了,本来门可罗雀的券商营业厅也变得熙熙攘攘,借钱炒股的人特别多,这些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。想起一句话:“如果你认不清自己,股市能帮你,但这办法太贵了。”

文|兰小欢


赞(75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10-01 14:13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2(s) x3, 12-24 01:50